【聯合新聞稿】新年淨零新願景:氣候立法加速前行,六大重點實踐淨零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以下簡稱氣候法)自2015年施行至
關心台灣氣候治理法的公民團體積極參與上述三場修法研商會議,於
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設立氣候會報方能氣候主流化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全球已有歐盟與13個國
趙家緯指出,蔡總統在2021年元旦談話時,
遠落後國際趨勢的立法:不健全的公民參與機制、 未納入公民訴訟條款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表示,經社文公約第14號一般性
針對減量階段管制目標,
環署應堅守減量管制工具精神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楊書容表示,
碳費徵收應落實污染者付費原則,溫管基金用途應納入公正轉型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指出,有效碳定價機制是國際上推動產
至於碳費要收多少才夠.魏揚表示,
落實調適參與 顧全人權環境
環境正義基金會專案主任葉于瑄指出,調適專章要能充分發揮功能,
第二個要點是自然生態系,自然環境不僅在氣候變遷下需要被保護,
淨零路徑圖納入法案規劃,展開利害關係人溝通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執行長侯俊吉表示,蔡總統於元旦談話提及,
因此建議在修法時,
新年淨零新願景:氣候立法加速前行,六大重點實踐淨零
記者會最後,關心台灣氣候治理的公民團體呼籲,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重申,
- 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設立氣候會報方能氣候主流化
- 健全氣候治理公民參與機制,納入氣候變遷公民訴訟條款
- 環保署應堅守減量管制工具精神
- 碳費徵收應落實污染者付費原則,溫管基金用途應納入公正轉型
- 落實調適參與,顧全人權環境
- 淨零路徑圖納入法案規劃,抽樣方式擴大公民參與
記者會聯合主辦團體: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