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稿】十多個第一線社區通過Toxic Tours平臺揭露塑膠生產對當地的影響
Toxic Tours計畫將當地毒物之旅旅的概念帶入數位世界以觸擊全球各地的人們,逐漸引導到第5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5)及其確保永續保護地球和自然資源的目標等話題。
馬尼拉——石化產業正在擴張,塑膠(其中99%來自化石燃料)將成為該產業的下一個主要關注議題。化石燃料和塑膠產業造成的威脅日益嚴重,直接影響到世界各地的社區,在#擺脫塑縛運動的支持下,這些社區正自行組織,透過互動式說世界各地故事在地圖上的表現方式,展現其在地抗爭的情況。Toxic Tours計畫聚焦生活在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美國的石化廠區附近的第一線社區。透過用在地語言繪製生產帶來毒性污染的塑膠工廠們的繪製地圖行動,讓這些社區獲得重新講述其所居住,被稱為家的空間。
轉到參與本計畫的社區,其透過影片、聲音、照片、文字、旁白和採訪講述當地故事。造訪本網站的人們可以對不同的社區進行虛擬探索,並體驗因為石化產業擴張生產越來越多的塑膠,所造成的有毒影響。這項計畫不僅強調石化產業對環境和社區的危害,而且凸顯以社區為主體主導導對石化公司的抗議行動訴求對環境永續、好的就業工作、醫療照護以及其他環境和社會正義優先事務。
造訪本網站的人們會接觸到這些跨越國界和地區的故事。該地圖由第一線社區自身繪製,是第一張此類型的綜合地圖。
受到影響的賓夕法尼亞州居民(美國)Lois Bjornson表示,我對人們的故事進行宣傳,以便這些故事可以為人所知。對於其他人來說,瞭解該產業對像我以及後院就有石油和天然氣的其他人所居住的社區所造成的痛苦、困境和整體負面影響非常重要。但願那些能夠提供幫助的人可以聽到他們的真實故事。這就是我的目標:記錄、幫助和傾聽。
#擺脫塑縛(#breakfreefromplastic)全球協調員Von Hernandez表示,塑膠污染危機不僅體現在最終流入我們海洋中的成噸塑膠垃圾上,還強烈體現在這些變成有毒的犧牲區域,去餵養化石燃料產業貪婪的生產更多塑膠的上社區故事上。該行業對利潤的病態追求,永遠無法使其對社區和子孫後代在安全、宜居和健康環境中生活的權利的侵犯合理化。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臺灣)研究員林彥廷表示,臺灣的石化工業因爆炸、火災、大量用水以及空氣污染、海洋和土壤污染,造成了重大的環境和社會破壞。居住在這些工業區附近的不少居民罹癌、死於癌症,或是選擇離鄉背井,希望能擺脫這些影響。通過Toxic Tours項目,我們能夠瞭解石化產業如何造成社區社經衝擊和環境污染進而從中繼續從生產塑膠中獲利。
FracTracker Alliance社區外展和支持經理Erica Jackson表示,石化產業經常在沒有社區參與的情況下使用地圖制定計劃。在這個專案中,這種權力動態被逆轉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已經製作了捕捉他們生活經歷的影片,每個影片都是展示危險內容以及生活在石化污染源附近所受到的影響的資料點。這份來自第一線社區的證據圖譜呈現了我們必須集中力量阻止塑膠污染的地點。
這個專案啟動於聯合國環境大會第五屆會議 (UNEA-5) 之前,而該會議將於2022年2月28日至3月2日在肯亞奈洛比舉行,同時能線上參與。擺脫塑縛(Break Free From Plastic)運動的成員呼籲制定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污染文書,涵蓋針對塑膠整個生命週期的措施,包括原料的開採、生產、運輸、使用、處理和整治。
#ToxicTours 網站: 請點我
#breakfreefromplastic
領導機構:Antwerp Shalegas Free、煤田正義中心、東院環境正義社區、FracTracker Alliance、蘇格蘭地球之友和Sierra Club Delta Chapter。
關於擺脫塑縛 – #擺脫塑縛(#breakfreefromplastic)是一場預想未來沒有塑膠污染的全球性運動。自2016年啟動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個組織和11,000名個人支持者加入了運動,要求大規模減少一次性塑膠,並推動解決塑膠污染危機的可持續方案。擺脫塑縛成員組織和個人分享環境保護和社會正義的共同價值觀,並通過整體方法共同實現系統性變革。這意味著在整個塑膠價值鏈(從開採到處理)中解決塑膠污染問題,聚焦於預防勝於治療,並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www.breakfreefromplastic.org。